我旁边坐着一对年轻父母,妈妈一直很焦急地把孩子的问题指给爸爸看,“磨蹭”、“不听话”、“注意力不集中”等字眼儿不停钻进我的耳朵。 教练在做示范动作时,要求大家认真看,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,只有一两个孩子在关注其他事,那个孩子就是其中之一。 他要么低头用手指抠自己篮球上的花纹,要么看着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篮球,旁边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。 孩子们做完一组动作,教练会要求大家到场边列队集合,大多数孩子都能迅速作出反应,那个孩子几乎每次都是动作最慢的一个,需要教练再三提醒,才磨磨蹭蹭走到队伍里。 整个练习过程中,我能感觉到旁边那位妈妈非常着急、焦虑,恨不能冲进场里亲自督促孩子,让孩子认真看着教练、仔细听教练说话。 然后自己先冲进卫生间,准备在他进来之前先洗漱好,但直到你洗漱完毕,他还没来。回卧室一看,他袜子完全没穿,坐那儿挖着鼻孔发呆,就跟完全没听到你刚才说的话一样。 一个做幼师的亲戚在聊天时也提到过,幼儿园里确实有些孩子是这样,他们对老师的指令缺乏反应,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才能跟上节奏。 注意力不集中,小时候可能是端杯水一边喝一边玩,把水洒一身;长大后可能就是一边听课一边玩,课堂内容一知半解,做作业耗时耗力。 更严重的孩子,上小学二年级了依旧无法集中注意力,当别的孩子都做完交卷时,他只能完成试卷的四分之一内容。 怎样才能让孩子及时听到指令,然后聚精会神地完成一项任务?怎样才能让他们将注意力更好地停留在一件事上?这些办法,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一起练习。 回想一下家里有没有这种情况——家人之间经常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大声交谈,和孩子说话也常常是想起什么就说什么,无论孩子正在做什么事,身边总有声音围绕着他。 长时间被各种语音指令包围,孩子对语音信息的敏感度会降低,甚至逐渐养成“屏蔽”语音信息的习惯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像没听见一样”。 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,避免打扰孩子的专注力,有事要跟孩子说时,记得和他面对面,请他看着你的眼睛,告诉他现在要做什么,接下来要做什么,必要时可以请他重复你说的话,确保他听到并且明白你的线、帮孩子学会 “看” 孩子肯定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,读绘本、拼图、搭积木等等,从陪孩子做这些事情开始,每天几次,每次几分钟,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,逐渐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。 对于还不会看表的孩子来说,时间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,他们不了解时间流逝意味着什么,也不知道生活中很多事都有关联性。 |